與其討論中國是否企圖影響加拿的國會或地方選舉,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話語在加拿大的實質影響力。

一個大齡女子移居多元文化之城Toronto、並重新踏上學術之途中的所見所聞和反思
與其討論中國是否企圖影響加拿的國會或地方選舉,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話語在加拿大的實質影響力。
聽說是一個叫做「彭載舟」的勇者,這或許是真名,也或許是還有一點反抗之心的人們想象出來的:取民意像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浪漫之意。當然名字正確與否不再重要,人已經被抓,在中國境內,他和他的布條會就這樣消失,無聲無息像是沒有出現過。
還記得要離開永珍的那個清晨:當我掏出鈔票,不過是搭趟車,卻像來當地買春還射後不理的有婦之夫,讓人一語道破,灰頭土臉。
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天兩夜後,我意識到這場戰爭遠比自己以為的還要真實。文章分享戰爭的另一種視角,以及兩個War Childhood Museum 的收藏品。
連結多年前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裡的權勢性侵,談近日彭帥的新聞。當整個國際網壇都在問Where Is PengShuai?許多華人社會裡的男人們只覺得這是一樁用來取笑中國官場的笑料。
「我出生在1988年的塞拉耶佛,對於戰爭前的記憶來自於故事或照片,在這些故事或照片裡,我的童年看起來無憂無慮。隨著時光流逝,和今日相比,照片裡的色彩已經淡去,故事也越來越少被提起。」Jasminko Halilovic,一個16歲就開始創業的青年企業家,憑靠著一則網路問題發想出一整個博物館:戰爭童年博物館,從此在戰爭裡被破壞的童年記憶有了新的歸宿。